教技廳[2016]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內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工作部署,我部研究制定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工作實際貫徹執行。
教育部辦公廳
2016年2月2日
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貫徹落實劉延東副總理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服務全局、融合創新、深化應用、完善機制”的原則,按照“規劃引領、統籌部署,鞏固成果、創新拓展,深化應用、突出重點,強化培訓、示范引導”的工作方針,全面完善“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重點推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深化普及“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訓和典型示范推廣力度,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謀好篇、開好局。
二、核心目標
一是實現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95%,其中10M以上寬帶接入比例達到60%以上;基本實現全國中小學都擁有多媒體教學條件,學校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比例分別達到80%和50%。
二是“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新增200萬名中小學教師參與、評選年度“優課”2萬堂;全部班級使用數字教育資源教學的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比例分別達到80%和50%。
三是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超過6500萬,80%以上的教師和50%初中以上的學生擁有實名空間,逐步實現“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開展“人人通”專項培訓,完成培訓11200人。
四是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與25個以上省級平臺及若干市縣級平臺互聯互通,基本完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注冊用戶達到6000萬人,提供超過500萬條的數字教育資源,初步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資源全覆蓋。
五是國家和省兩級教育數據中心全面完成,重點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應用。建成覆蓋全國各教育階段的學生、教師、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數據庫并實現數據“伴隨式”收集、分層次開放共享。
六是示范推廣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和經驗模式,在基礎教育領域形成30個區域和60個學校示范案例,出版案例集。引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管理的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應用。
七是深入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不少于200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專項培訓。繼續舉辦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班,培訓800人;舉辦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專題研討班。
八是基本完成教育行業信息系統(網站)的定級備案和第三級及以上信息系統(網站)的測評整改,完善信息技術安全通報機制,制訂信息技術安全應急預案,信息技術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教育信息化統籌部署。
1. 做好教育信息化統籌規劃與指導。
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貫徹落實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統籌部署、創新機制、深化應用。(責任單位:科技司)
落實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有關“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寬帶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等重大戰略對人才培養等工作的部署。(責任單位:科技司、相關業務司局)
召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現場會,交流推廣區域整體推進“三通兩平臺”經驗和信息化教學應用典型案例。(責任單位:基礎二司、科技司)
召開邊遠、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現場會,研討邊遠、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推進策略和有效模式。(責任單位:科技司、民族司、基礎二司、民族教育中心)
(二)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建設。
2.加快推進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
推動將信息化基礎設施納入學校建設標準和基本辦學條件。結合精準扶貧、寬帶中國和貧困村信息化等工作,加快推進薄弱?;ヂ摼W接入,實現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95%,其中10M以上寬帶接入比例達到60%以上。督促各地在“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中重點保障農村邊遠地區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基本實現全國中小學都擁有多媒體教學條件,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比例分別達到80%和50%。(責任單位:科技司、財務司、督導辦、規劃司)
(三)豐富數字教育資源,推進信息化教學應用。
3.全面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普及,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深入推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普及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應用,新增參與活動中小學教師200萬名,新增“曬課”200萬堂,評選年度“優課”2萬堂。啟動小學英語、音樂、美術新課標審定教材4年級1個版本資源的重新開發與整合,用好存量數字教育資源,采取多種方式為教學應用提供服務,特別是為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提供免費服務。深入推進“三個課堂”建設應用,推廣“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責任單位:基礎二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根據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和師生教學需求,開發一批專業化教學應用工具軟件,并通過教育資源平臺提供資源服務,推廣普及應用。(責任單位:科技司、基礎二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系統開發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的優質基礎性資源,更新“人教數字教材”,做好“數字教材”相關標準研制與應用工作。(責任單位:人教社)
推動落實財教〔2013〕342號、343號和財教〔2014〕47號文件關于“滿足學校信息技術和教師培訓等方面的開支需求”的要求,建立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用于購買信息化資源和服務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科技司、財務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4.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辦好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成立職業教育資源庫共建共享聯盟,探索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進一步做好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責任單位:職成司)
5.加強高等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繼續建設800門左右優質在線開放課程,鼓勵高校廣泛共享;指導高校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改革;推動中國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走向世界。建立健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主體和課程平臺的自我管理機制,落實課程建設、應用、引進和對外推廣的工作規范,對課程平臺的安全、運行及服務進行規范管理。(責任單位:高教司、思政司)
繼續建設100個左右的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試點開展優質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庫建設。繼續指導CALIS和CADAL項目管理中心研究項目發展和運行維護機制。(責任單位:高教司)
繼續實施“易班”推廣行動計劃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引領工程。會同中央網信辦推進全國高校網絡文化研究評價中心建設,繼續參與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加強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建設督導。繼續推動全國高校校園網站聯盟建設,指導聯盟舉辦“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全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指導開展“全國高校名站名欄評選”,著力建設一批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校校園網絡平臺。(責任單位:思政司)
6.切實做好繼續教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出臺落實取消“利用互聯網實施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教育網校審批”有關政策文件,明確審批項取消后的監管措施。繼續推進高校繼續教育數字化資源開放與在線教育聯盟工作,探索高校間資源共享、學分互認,推進高校加大繼續教育信息化投入,推動繼續教育轉型發展。(責任單位:職成司)
繼續推進國家開放大學云教室建設與應用。啟動國家開放大學1萬門五分鐘課程建設。啟動2016年度非統設課程、西部特色課程和三農特色課程教學資源共建項目。啟動1500學時視頻課程學習資源和“國家開放大學文獻數據索引庫”建設,完善國家開放大學遠程教育文獻資源體系。(責任單位:國家開放大學)
試點建設教育部老年開放大學。(責任單位:離退休局)
7.做好特殊需求數字教育資源和專題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鞏固“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成果,完成已整合資源10%的更新提升,做好語文、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標審定教材1個年級1個版本資源40%的重新開發,繼續做好資源網絡推送與衛星播發,組織專家開展應用指導,利用資源開好課程。探索衛星雙向應用試點,在200所邊遠地區學校開展雙向互動傳送服務。(責任單位:基礎二司、中央電教館、教育電視臺)
完成民族地區理科基礎教育數字資源建設和應用需求分析報告。完成與新疆地區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數學教材(1~6年級,共12冊)配套的雙語數字教育資源建設并開展應用。(責任單位:民族司、基礎二司、中央電教館、人教社)
交流展示“中國夢—行動有我”中小學生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和學科德育精品課程展示活動作品。在國家平臺上部署優秀專題教育學習網站資源。發布《2015年精品專題教育社區建設與應用報告》和《國家精品專題教育社區案例與評析》。繼續開發涵蓋中小學各年級的法治教育數字資源。(責任單位:基礎一司、政法司、中央電教館)
8.推動中華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啟動全球漢語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網絡平臺建設。開展“中華經典資源庫”數字化工作,完成第一期資源庫網絡發布。開展中國語言資源采錄與展示平臺建設。完善普通話水平測試信息化管理系統,啟動智能化測試試點。啟動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建設。(責任單位:語用司、語信司、人教社)
加強網絡孔子學院建設,進一步豐富網絡漢語教學資源,優化在線課程平臺,實現網站注冊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注冊學員60萬人、在線課程30萬節,與5家海外孔子學院合作開展O2O教學。(責任單位:國家漢辦)
(四)擴大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覆蓋面。
9.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督促和指導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積極利用成熟技術和平臺,統籌推進實名制、組織化、可管可控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80%以上的教師和50%初中以上的學生擁有網絡學習空間。鼓勵教師應用空間開展備課授課、家?;?、網絡研修、學習指導等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應用空間開展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逐步實現“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鼓勵學校應用空間開展教師考核管理、班級組織管理、學生綜合評價、教學綜合分析。(責任單位:科技司、基礎二司、職成司、高教司、教師司、中央電教館、國家開放大學)
舉辦“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題研討班,組織不少于200名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人員交流研討網絡學習空間的推進機制、應用模式和經驗。(責任單位:科技司、人事司)
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聯合啟動實施“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計劃培訓職業院校校長1000人、骨干教師2000人,中小學校長2000人、骨干教師6000人。(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
(五)完善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提升資源服務能力。
10.統籌推進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印發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指導意見、資源平臺互聯互通辦法。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與25個以上省級平臺互聯互通,平臺體系匯聚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主流教材的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教師、學生、家長總量達到6000萬人,基本形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國家平臺應用培訓和推廣。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教育云規?;瘧檬痉丁表椖拷ㄔO。(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
(六)深入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
11.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服務。
完善國家級教育數據中心建設,基本完成省級教育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國家級和部分省級數據中心異地災備。做好已建管理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推動各系統整合與全面應用,基本建成覆蓋全國各教育階段的學生、教師、學校經費資產及辦學條件數據庫,并實現數據的“伴隨式”收集、分層次開放與共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開始面向政府部門、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責任單位: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相關業務司局)
制訂《教育數據管理辦法》,規范各類教育基礎數據的采集、存儲、共享、發布和使用。完善《學校(機構)代碼管理辦法》與相應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全國教育機構“一校一碼”,實現學校設立、變更和中止的全過程管理。繼續推進教育統計基礎數據庫試點工作。完善“國家教育科學決策服務系統”建設與服務,推進省級應用。(責任單位:規劃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加快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網上錄取系統升級,確保試點省份錄取工作順利進行。(責任單位:學生司)
深化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和學校校園網應用,公示辦學信息,加強學校辦學自律。(責任單位:國際司)
做好中國教育經濟信息網(CEE)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與服務。(責任單位:經費監管中心)
推進教育考試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和相關實施工作。(責任單位:考試中心)
12.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
充分發揮地方與學校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學校圍繞教育教學和班級、教師、學生、教務、后勤組織管理及家?;拥确矫?,開展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管理的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應用。(責任單位:科技司、基礎一司、基礎二司、職成司、高教司,地方教育行政部門)
繼續開展“職業教育百所數字校園建設實驗?!表椖考啊堵殬I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推廣工作,組織培訓交流,規范和推動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責任單位:職成司、中央電教館)
13.加快電子政務建設。
完善教育電子政務內網,開展教育部電子公文安全可靠應用試點。推進密碼應用工作,完成教育安全認證應用支撐體系建設,實現教育數字身份認證、數據加密、電子簽章簽名等應用服務。建設教育部網上行政審批平臺,實現教育行政審批網上預受理和預審查。啟動建設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教育網站信息采編共享平臺。(責任單位:辦公廳、政法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七)持續做好教育信息化培訓。
14.深入推進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落實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納入到師范生培養和教師、校長的考核評價體系。深入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設500學時的優質網絡課程,征集加工200件優質培訓微課程,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學培訓緊密結合,完成不少于200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專項培訓。推廣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實驗區建設經驗。(責任單位:教師司)
15.開展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
繼續舉辦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班,以新任教育局長為主,計劃培訓800人;舉辦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專題研討班,計劃培訓150人。(責任單位:科技司、人事司)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繼續開展本地區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專題培訓工作,推進教育信息化深化應用、融合創新。(責任單位: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八)加快推進地方教育信息化工作。
16.推動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示范。
總結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經驗,結合各地推薦優秀案例,遴選一批覆蓋不同地區、不同學段、不同類型、不同應用模式的示范點,組織專家重點指導,培育一批能夠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的骨干學校、教師、課程,加以推廣;在基礎教育領域形成30個區域和60個學校示范案例,出版案例集。鼓勵各地積極開展典型示范工作,加快推廣以信息化手段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教育教學模式。(責任單位:科技司、基礎二司、職成司、高教司、教師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17.分層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本地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工作安排,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統籌推進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對本地薄弱地區、薄弱學校與教學點的支持力度;在有效對接國家平臺的基礎上,著力建設具有地域特點的資源平臺和管理平臺,加強對區域內教育教學、管理決策和公共服務等的有效支撐。地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著力加強對學校信息化建設、應用的指導,督促學校大力開展信息化教學,指導廣大師生在日常教學和學習活動中有針對性、創造性地深度應用各類信息技術手段,同時加大對校長和廣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各級各類學校要主動把教育信息化納入本??傮w規劃,制訂教師培訓與應用目標,在教學和管理方面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作用。(責任單位: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九)推進教育行業網絡安全工作。
18.加強教育行業信息系統(網站)安全防護。
落實《教育部 公安部關于全面推進教育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通知》,基本完成教育行業信息系統(網站)的定級備案和第三級及以上信息系統(網站)的測評整改。(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19.提升教育行業信息技術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分級管理、逐級負責的原則,健全信息技術安全通報機制,完善信息技術安全工作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信息技術安全工作的統籌管理。研究制定信息技術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對信息系統(網站)的監測和預警能力,開展信息技術安全評估。面向部直屬單位、直屬高校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信息技術安全支撐部門負責人開展安全管理和技術培訓,計劃培訓200人。(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十)完善教育信息化支撐保障機制。
20.完善多方參與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機制。
探索建立政府和市場作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機制。教育部續簽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的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深化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合作,鼓勵社會力量積極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責任單位:科技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21.開展教育信息化專項督導。
開展針對“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專項督導,面向社會公開發布督導報告。(責任單位:督導辦、科技司)
22.加強教育信息化戰略支撐能力。
推動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設。繼續支持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和標準規范研制。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等專家機構的作用。繼續發布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教育信息化國際進展報告,組織編制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集錦。(責任單位:科技司)
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信息化發展狀況監測、評估指標與方法實證研究”、教育信息化專項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研究。啟動未來學校研究計劃。(責任單位:中國教科院)
研究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信息化設備配備標準、運維制度與管理機制。完成《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元數據》規范等的研發、培訓和推介,編制交互式電子白板等教學設備教學功能規范。(責任單位:基礎一司、基礎二司、裝備中心、中央電教館)
23.深化教育信息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積極參與實施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青島宣言》,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落實教育信息化合作備忘錄,積極參加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準則性文件制定、教材開發、典型案例推廣等國際活動。(責任單位:教科文秘書處、科技司、國際司)
24.加大教育信息化宣傳力度。
充分運用各類媒體、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宣傳教育信息化工作?!吨袊逃龍蟆愤M一步加大報道力度。中國教育電視臺充分發揮全媒體多平臺傳播優勢,為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責任單位:科技司、新聞辦、教育電視臺、教育報刊社)